{SiteName}
首页
商洛新闻
历史沿革
风景名胜
历史文化
自然资源
经济情况

镇安县25万户78万人脱贫,贫困发生

白癜风治愈的方法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bdfzkyy/150307/4587193.html

10月22日,商洛市“牢记嘱托接续新奋斗、攻克堡垒创造新生活”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(镇安县专场)在商洛市行政中心举行。镇安县委副书记、县长贾建刚作“守住初心决胜脱贫攻坚接续奋斗圆梦全面小康”主题发布。镇安县副县长朱雪彬,县扶贫局局长朱荣纬参加发布会并答记者问。

镇安地处秦岭南麓,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、革命老区县,也是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。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,辖15个镇办、个村(社区),总人口30.26万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.55万户7.93万人。

记者了解到,截止目前,镇安县累计实现2.5万户7.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,贫困发生率由32.2%降至0.47%,、、年连续三年被陕西省委、省政府考核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综合评价好的县,年镇安县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。

花园社区户移民搬迁点

扛牢责任抓落实

出台《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办法》,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,将多名优秀干部下派到脱贫攻坚一线,做到了尽锐出战、真抓实干。同时,成立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组,常态化开展明查暗访,倒逼责任落实、政策落实、工作落实。

西口回族镇移民搬迁点

户分三类保退出

创新推行“户分三类、精准帮扶”工作机制,把贫困户划分为有劳动能力户、弱劳动能力户、无劳动能力户三大类,实行一户一策、一人一法。这一机制,作为陕西省唯一一个典型案例编入《中国减贫奇迹怎样炼成—脱贫攻坚案例选》,在全国进行推广。

秦岭板栗产业园内板栗分拣生产线上

狠抓两业促增收

先后出台《农业特色产业三年振兴计划》《“千百万”脱贫产业资金扶持办法》,通过“企业+合作社+基地+贫困户”的发展模式,重点发展烤烟、食用菌、蚕桑、茶叶等特色产业,全县发展板栗60.5万亩、核桃30.8万亩、茶园10.5万亩、桑园6.5万亩、烤烟2.75万亩,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每户至少有1-2个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。

精神文化脱贫”“演出行动

多措并举补短板

按照“危改+普改”的思路,对全县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,对1.33万户非贫困户的石板房、土坯房全面改造提升,所有农户安全住房全部达标。全面推行“三精管理”模式,“十三五”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,建成集中安置点59个,配建产业基地(园区)35个、扶贫工厂(车间)58个。

云镇古街

落实政策强保障

严格落实控辍保学“七长”责任制,多名教师与贫困学生实行“1+1”结对帮扶,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无辍学;针对特殊困难大学生,采取干部群众捐资的形式,建立助学基金万元,每人每年一次性给予救助元。严格执行贫困人口就医“先诊疗、后付费”和“一站式结算服务”制度,落实新农合、大病保险、医疗救助“三重保障”机制,贫困人口参合参保率%,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80%以上。加大政策兜底保障力度,保障农村低保对象2.16万人、特困供养人员人,临时救助人,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人、护理补贴人,实现应兜尽兜、应保尽保。

送贫困户就业

扶志扶智添动力

在全县个村(社区)设立“爱心超市”,变过去简单的“送”为现在靠表现“奖”,形成了“以奖代补、多劳多得”的脱贫正向奖励机制。探索建立“扶贫超市”,由县总工会牵头,组织引导企业员工、单位职工、游客市民,累计购买贫困群众农产品多万元,有力促进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。

镇安县“医生+患者”上门签约服务

转变作风真帮扶

出台了“六条铁律”,明确要求县级领导和帮扶干部每月驻村不少于“四天四夜”,驻村工作队员每周不少于“五天四夜”,坚持与群众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。建立脱贫攻坚周例会制度,成立了12个工作专班,广泛收集问题,分类梳理研判,逐一解决落实。制定出台《党员干部包户帮扶工作责任考评办法》,持续传导压力,保持攻坚姿态,严格问责问效,做到脱贫不脱钩、帮扶不断档。

岩湾村贫困户分红

强化激励鼓士气

建立激励奖励机制,注重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关心关爱一线扶贫干部,对主动驻村的一般干部直接确定为副科后备干部,副科干部直接确定为正科后备干部,正科干部直接确定为重用对象,累计提拔重用优秀扶贫干部名。广泛开展“脱贫攻坚红旗村”创建活动,对命名的“红旗村”,党支部书记工资报酬每月增加元,其他村干部增加元,充分调动了村两委班子工作的积极性。

镇安“户分三类,精准脱贫”经验起源地

建章立制固成果

制定出台《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》和监测预警、公共基础设施管护、扶贫资金管理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“1+10”长效机制体系,持续精准施策、精准帮扶,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。全面实行“红黄绿”三色预警动态管理,将全县农户分为返贫新增风险较高的、有风险的和无风险的三类,有效防新增、防返贫。推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“”管理机制,着眼有人管、有钱管、有机制管,实现了建得好、管得好、用得好。推行扶贫资金“一账一平台”管理机制,县镇村三级分别建立项目建设、民生保障、政策补助三类台账,搭建公开公示、行业监管、社会监督、咨询服务四个监管平台,确保扶贫资金管得好、用得好。(陕西农村报靳天龙)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hangluozx.com/lsyg/12826.html